close

《楞嚴經》卷九:「虛空生汝心內,猶如片雲點太清」

當知虛空。生汝心內。猶如片雲。點太清裏。況諸世界。在虛空耶。 



憨山大師自敘云:

萬曆丙戌。予居東海那延羅窟。禪室初就。身心放下。一夕靜坐夜起。見海湛空澄。洞然一大光明藏。了無一物。即說偈曰。海湛空澄雪月光。此中凡聖絕行藏。金剛眼突空華落。大地都歸寂滅場。歸室中。案頭見楞嚴經。展卷即見汝身汝心。外及山河。虛空大地。咸是妙明真心中物。全經觀境。了然心目。隨命筆述楞嚴懸鏡一卷。手不停腕。燭纔半枝。屬草已竟。侍者入候。訝殘燭猶在案。時禪堂方開靜。即喚維那入室。為余讀之。自亦如聞夢語也



憨山大師乃虛雲老和尚的前身

悟道證法身者

外及山河。虛空大地。咸是妙明真心中物。



整個銀河系所有的能量

只是自性法身的的一小片雲朵而已



是故

那些只知在身根上做功夫者

猶如捨浩瀚大海

只取一瓢飲

何期愚也!



淨土有三:

謂常寂光土。實報莊嚴土。方便有餘土。

若諸佛菩薩。與從上單傳悟心諸祖。皆受自性法樂。無一不歸常寂光土者。

 

常寂光土才是我們的老家

2012之後

是回我們的老家的最佳時機

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2010/7/3

破中脈七輪之說



 



今天是要來告訴大家這個嗎?



人體的能量場:

中脈,乃是小宇宙身體,所形成的自然能量場,此自然能量場在人體之中,從頭頂中央百會穴(頂輪)至人體正下方會陰穴(底輪),形成了自然能量柱,稱為「中脈」。



而在這中脈之內,又形成了七個中脈能量點(或稱為穴), 此能量隨即在身體構造的「關鍵點」自然形成七處能量穴(頂輪、額輪、喉輪、心輪、臍輪、丹輪、底輪)。



這「七輪」之數字,正好與佛教以「七」作為一大數之「循環或圓滿」不謀而合,所以有其意義之所在。當七處能量穴經過逐漸的修煉,此能量即擴大輻射成球狀,人體「中脈七輪」才會真正的形成。





不!

我是來打破這中脈七輪之說



宗門這一法

最殊勝的地方

就在於打破這中脈七輪



何故?

因為宗門何止於做到人體的能量場而已



大宇宙能量將會無限廣大的直接的從中脈輪穴而進入身體。



如是頂多只局限於色身人體的能量場而已

不知咱們本具自性法身

可是涵容整個大宇宙能量的呀!

 

所以當諸位有幸遇到宗門這一法

真的要珍惜呀!

百千萬劫難遭遇呀! 





下面就是要讓大家明白

咱們自性法身是如何涵容整個大宇宙能量?




 「阿難!若無明時,名不見者,應不見暗!若必見暗!此但無明,云何無見?阿難!若在暗時,不見明故,名為不見;今在明時,不見暗相,還名不見!如是二相,俱名不見。若復二相自相陵奪,非汝見性於中暫無。如是則知:二俱名見,云何不見?」



不管見暗或見明都應該都叫見

怎會是不見呢?



是故

眼根見性是常住的!



又如羅睺羅擊鍾。聲于聞中自有動靜。說為有無。非謂聞性是有無也。世人若以不聞聲時號無聞者。聞性已滅。聲塵更起遣誰更聞。是知聲有聞性不生。聲無聞性不滅。


不管"有聲"或"無聲"都應該都是聞

怎會是無聞呢?

是故

耳根聞性是常住的!


佛證

耳根聞性

眼根見性

皆常住


其他四根亦復如是





塵為根影。識又塵影。獨六根之性。乃為實體。故宗家門庭雖別。而所示多不出於六根門頭。如二祖初悟。謂了了常知。從意根入也。竪指伸拳密澄其見也。棒從忍痛發覺身根也。喝至耳聾。令從聞入也。是雖變態無端。而究實令眾生自於身中親切見性。



所以中脈七輪

只於身根上做功夫

終究還得歸於塵土

而靈識復再輪轉不休



宗門一法

要令眾生自於身中親切見性的呀!

要見的是咱們身根本具常住之性呀!



見性後才能證法身


證法身後如何?



待續~~~

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2009/10/17

似相非相才能見佛



2009/6/6 《楞嚴經》經文:

「是故阿難!汝今當知:見明之時,見非是明;見暗之時,見非是暗;見空之時,見非是空;見塞之時,見非是塞,四義成就。汝復應知:見見之時,見非是見;見猶離見,見不能及。云何復說,因緣自然,及和合相?」



南懷瑾解云:

「見見之時,見非所見,見猶離見,非見所及。」什麼是見道?第一句話兩個見,「見見之時」,第一個見是能見之見,第二個見代表所見道這個道。當我們心眼要見道的時候,我們普通講明心見性總以為看到一個東西,尤其在外道的法門裏頭,譬如人在打坐時,定中看到內在一片光明,以為這個是見性,這是錯誤的。那個光明並不是見性,只要你心誠修正法,都可能呈現這種光明的狀況,那是相,那是用,是四大的變化。真正見道時,「見非所見」,見道那個見,所謂明心見性,這是代名詞,並非像我們眼睛看到一個東西那麼地見。所以「見非所見,見猶離見」,見道那個見,離開心眼意識分別所有的見,「非見所及」,不是我們肉眼看東西或慧眼瞭解,不是這樣的見。是一切見都空了,了不可得,這是見道的境界。」



南懷瑾之解看似圓滿

實不了義也!!!




請看淨慧老和尚這麼說:



見又不見。見又不見爲見,說見又沒見,說沒見又能見到。要看文字,永遠也解釋不了真實義理。若用心見時,似相非相,似相非相才能見佛。



諸位已經了悟差在哪裡嗎?



~~~~~~~~~~~~~~~~~~


2005/11/7

竹密不妨流水過






以下吳言生之文:



“見猶離見,見不能及”   

    

在“八還辯見”的最後,佛得出結論說:

“見見之時,見非是見。見猶離見,見不能及。”

第一個“見”,是所見之見,是現象,

第二個“見”是能見之見,是明心見性之“見”。



“見見之時,見非是見”

如果在眼見的中間,看到能見的自性,這個自性,並不是眼前所見的作用能夠看到的。



“見猶離見”,見性是離開了肉眼的見。

“見不能及”,真正明心見性的見,不是眼睛能看見的見。




圓悟曾對紹隆舉此四句,之後舉拳問:

“還見麼?”

紹隆說:“見。”

圓悟喝道:   “頭上安頭!”

紹隆一言之下,“脫然契證”



圓悟仍叱道:

“見個什麼?”

紹隆說:“竹密不妨流水過。”

圓悟遂予以印可

《五燈》卷19《紹隆》。 



禪林頌此四句經文云:  

    沒弦琴上無私曲,一曲彈來轉轆轆。

    斷崖流水少知音,六六不成三十六。   

《頌古》卷4妙峰善頌   





此詩傳達出見性孤高曠遠的超越質性。

“沒弦琴”,“無私曲”,都是迥超塵俗的禪心之象徵。

所謂“私曲”,是指我們以相對意識所能理解領會的曲調,這是人類一己的私心。



而“無弦琴”所彈,則是清音流大千的永恒曲調,

必須以滌除情塵意垢的胸襟去感應。

這境界是如此的孤高曠遠,禪者置身萬仞斷崖的孤拔之境,

縱然奏出了高山流水的曲調,能夠領會者卻寥寥無幾,

因為“六六不成三十六”,世人以私心度私曲,

破壞了如如不動的原初狀態。對見性的超越性質,



禪者亦常以清峭之境加以表示:
  

    瘦藤拄到風煙上,乞與遊人眼界寬。

    不知眼界寬多少,白鳥去盡青天遠。   《頌古》卷4樸翁丞頌   





    雨洗淡紅桃萼嫩,風搖淺碧柳絲輕。

    白雲影裏怪石露,綠水光中古木清。   同上潛庵光頌   

    



拄著瘦藤,來到風煙瀰漫的絕頂,觀看白鳥消逝在長天盡頭,眼界為之一寬。

但眼界到底“寬”了多少,則取決於觀者的視線是不是局限於白鳥。

如果白鳥超出視線之外就全然無見,那麼起作用的仍然只是見的功能而非見的本性。



見的本性,如同青天般澄澈清明,寬闊曠遠,不管鳥飛何處,都超不出它的範圍。



潛庵光的詩,則以紅嫩桃萼、輕碧柳絲、

白雲影、綠水光之類的清麗景色指肉眼所見的境象,

以潛藏在深處的怪石、古木喻自性所觀照的境象,與



“鯨吞海水盡,露出珊瑚枝”《五燈》卷20《子涓》

同一妙趣。東林的頌,也反映出見性的超越特質:  

 

    拄杖頭邊無孔竅,大千沙界猶嫌小。

    毗婆尸佛早留心,直至而今不得妙。   《古尊宿》卷47《東林頌古》
 

  

    禪林習以“杖頭有眼”喻開悟之眼。

毗婆尸佛是釋迦牟尼佛最早的老師。從毗婆尸佛開始對這個見性已留心推求,

後世無數禪門宗師也用心參究,直至如今仍然不能領會其玄妙之處。



其至玄極妙之處,只可意會,不可言傳,一落心行,即成過咎。

禪宗甚至對此段經文的本身,也提出了懷疑:
 

  

    色空明暗本無因,見見由來亦誤人。

    見不及時猶未瞥,那知殃祟是家親。   《頌古》卷4遁庵演頌   

    

既然色空、明暗都與見性無關,即使見到了“見性”,也是被誤不淺;

即使體證到“見不及”的真諦,仍然未能直下了悟,

因為起粘著作用的還是“家親”   ——六根。

“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,六為賊媒,自劫家寶。”《楞嚴經》卷4

只有徹底剷除六賊的殃祟,才能臻於純明澄澈的禪悟之境。

“一念不生全體現,六根才動被雲遮”,

禪悟之境,纖塵不立,容不下任何情塵意垢。   

    

梅庵云:

文章寫得很好

很難得~

美中不足之處

乃未見性也~



今將就其誤謬之處于以導正~



“見見之時,見非是見。見猶離見,見不能及。”

第一個“見”,是所見之見,是現象,

第二個“見”是能見之見,是明心見性之“見”。



非也!

見見者

見無所見也



“見見之時,見非是見”

如果在眼見的中間,看到能見的自性,這個自性,並不是眼前所見的作用能夠看到的。




非也!

見非是見者

當見無所見之時

此見本自清淨

隨緣而見眼前之一切境相



“見猶離見”,見性是離開了肉眼的見。

“見不能及”,真正明心見性的見,不是眼睛能看見的見。




非也!

“見猶離見”

是故因見無所見故無有一切知見

“見不能及”

如是不立一切知見~

若知見無見

《楞嚴經‧卷五》文:「知見立知,即無明本。知見無見,斯即涅槃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rcybudd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