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繼續"101夜的故事" 問:我要學師公入定,請師公傳授。
坐閱五帝四朝,不覺滄桑幾度
受盡九磨十難,了知世事無常
清光緒八年(公元1882年)農曆七月一日,五人背負行囊,從普陀山法華庵起香,三步一拜,向五台山邁進。每日前行的速度極緩,歷經數月才到達常州。沿途爬山涉水、路途艱辛,其他禪者皆一一放棄離去,只有虛雲老和尚不為所動,仍勇往直前。
每回看到這裡
就要流眼淚
因為我第一次聽到版本是
文殊菩薩說的
比此篇文章還滄桑十倍
大家知道嗎?
這就叫"同體大悲"啦!!!
人家為何能成為大菩薩
不是用喊口號的
是要真能做到才有用!!!
又人家在真正做時
更沒有喊大口號來替自己加持
從普陀山,三步一拜,拜到五台山
是何等艱鉅的願
老和尚也只說是報母恩
沒有用大聲公嚷說
我這一趟是要為娑婆眾生去請文殊菩薩的啦~~~
才幾個月老和尚身邊連一個幫他拿行李的人都沒有
大家想想三步一拜,
幾乎是有兩年多沒有一個人幫忙
次年(清光緒九年)十二月至黃河鐵卸渡,過光武陵,初一住店,初二渡河,泊岸,天已晚不敢行,路旁有一茅棚無人住,老和尚就此歇足,趺坐而坐;夜大雪漫漫,次日雪深數尺,不知去向,飢寒交迫,奄奄一息。至初六午後雪止,已病倒不起。
初七日來一乞丐,將雪撥開,煮黃米粥給老和尚吃,煖氣復生。
光緒十年(四十五歲)正月初二日老和尚由洪福寺起拜香到懷慶府,城內不許掛單留宿,只好宿路邊;是夜腹痛極劇,初四早繼續拜行,晚發冷;初五起痢疾;到十三日抵黃沙嶺,只一破廟,無遮蔽,至此已不能行,不進飲食,日夜瀉數十次,起動無力,又無過住行人,瞑目待斃。十五日深夜見西邊牆下有人燃火,疑是匪徒,細看是文吉,大喜。給他水吃。十六日文吉將老和尚衣服予以換洗,並給藥一杯。十七日病退,吃黃米粥二碗,大汗、內外輕快。十八日病減不少。又願代負行李,伴送行程。
當然到最後得兩度勞駕文殊菩薩
十幾年前
得道高僧的一位徒弟
到處跟人家說他
此生發願要發揚佛教
讓佛教在南半球遍地開花
當然我自己也在他面前聽到
這麼偉大的願
得道高僧要辦禪七法會了
他是高僧的徒弟
去跟他借達摩祖師像
請聽好!
只要借達摩祖師像而已
不借!!!
後來他隨喇嘛出家
聽說我要回台灣就托我帶東西給菩妙長老
還特別提醒我
菩妙長老很難見到
他去了好幾次才見到
我一回台灣隔天就去元亨寺
還沒通知客堂
因為客堂在忙
就坐在椅子上先休息一會
誰知道
菩妙長老自己出來了
我上前送上托我帶來的東西
並說明是誰的
菩妙長老竟然回我一句話:
為什麼出家了
他還住在家裡!!!
這就是高僧啦!!!
因為我並沒有提到:他還住在家裡!!!
菩妙長老何等人也?
一個被他師父又打又罵
死都不肯離去的一代高僧!
~~~~~~~~~~~~~~~~~~~~~
2010/5/28
觀世音菩薩為何不去普陀山?
繼續"101夜的故事"
話說文殊菩薩
丟給普賢菩薩一句話說:
你走你的路
我走我的路
還請你幫忙照顧我的孩子
接著文殊菩薩就帶著魔王和魔子魔孫們
去朝五台山
文殊菩薩把魔王帶在身邊
還帶著他的魔子魔孫們朝五台山
實在高招!
真不愧是文殊菩薩呀!
普賢菩薩去不去?
當然去!
但請不要忘記這句話
你走你的路
我走我的路
所以普賢菩薩帶著觀世音菩薩
朝的是峨嵋山
請注意!!!
是"峨嵋"兩個字!
在朝峨嵋山之前
當然得先帶觀世音菩薩去拜見西方佛彌陀
然後再去峨嵋山
為何不去普陀山?
而去峨嵋山
請參考這一帖
2010/1/6
在須彌山頂的清真寺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mercybuddha/22646322
現在大家知道了吧!
我說過的
觀世音菩薩並不在普陀山
現在大家知道了吧!
為何在峨嵋山的金頂有十方普賢?
因為峨嵋山的金頂有觀世音菩薩!
觀世音菩薩在峨嵋山
除了峨嵋山外
幾年後再帶他去拜見南方佛
及其坐鎮的地方
一處有九龍吐珠的山
一路要爬很久
普賢菩薩爬的很累
觀世音菩薩竟然爬得很高興
還主動幫普賢菩薩背背包
觀世音菩薩長大了
換他照顧普賢菩薩了
觀世音菩薩還在普陀山嗎?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mercybuddha/3288830
願王聖地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mercybuddha/4414218
~~~~~~~~~~~~~~
2010/5/27
是何等時機非得請到文殊菩薩?
我將要說的是"101夜的故事"
請不要問我是不是真的
如真要知道
我給的答案是:假的!
虛雲老和尚朝山報母恩
在普陀山參禪數月之後,虛雲老和尚想到自己出家二十餘年,到處遊學參方;年歲愈大,對於報答父母生養劬勞的宿願,是愈來愈強烈了。於是,決定以三步一拜的方式朝禮五台山,報答雙親養育之恩。
虛雲老和尚的大願感動了一同修行的其他四位禪者。清光緒八年(公元1882年)農曆七月一日,五人背負行囊,從普陀山法華庵起香,三步一拜,向五台山邁進。每日前行的速度極緩,歷經數月才到達常州。沿途爬山涉水、路途艱辛,其他禪者皆一一放棄離去,只有虛雲老和尚不為所動,仍勇往直前。
光緒八年(四十三歲)(公元1882年)
農曆七月一日
這是每一個娑婆世界的眾生都要記住的日子
從普陀山三步一拜的方式朝禮五台山
只為報答雙親養育之恩嗎?
非也~
大家不要忘了他是彌勒菩薩身邊的人
他老人家是要請文殊菩薩和觀世音菩薩承願再來的
但真要讓文殊菩薩和觀世音菩薩承願再來
是一件多麼艱鉅的事情
尤其文殊菩薩可是從未在娑婆世界出現過
請問是何等時機非得請到文殊菩薩?
現在大家應該明白了吧?
所以虛雲老和尚這一趟的最虔敬的誠意
就決非一般人承擔得起
看看!!!
三步一拜,向五台山邁進。每日前行的速度極緩,歷經數月才到達常州。沿途爬山涉水、路途艱辛,其他禪者皆一一放棄離去,
時光飛逝如梭,轉眼間又到了歲末,大地天寒地凍。大年初一才找了家旅店住下,初二又繼續趕路,乘坐渡船到對岸時,天色已晚。此刻北風緊吹,環顧四周了無人煙,虛雲老和尚就在路旁廢棄的茅棚內打坐。夜裡寒風刺骨,飄起陣陣大雪,次日放眼望去,蒼茫的大地已成銀色琉璃世界。既然積雪盈尺,已無法辨清去路,又無人過往,只好枯坐於牆角念佛。連日大雪紛飛,又困於草棚下,飢寒交迫的虛雲老和尚體力衰弱,漸漸陷入昏迷狀態。
終於感動了文殊菩薩化身來搭救
等到雪霽天晴,困於雪地多日的虛雲老和尚染病在身,虛弱的身軀已無法動彈。在意識迷濛中,他隱約聽到有人在問話;吃力的睜開雙眼,只見一名乞丐站在身旁,可是自己力氣微弱,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。乞丐知道他被雪凍傷,在附近捉了幾把草,升火煮黃米粥讓他食用。喝了熱粥,虛雲老和尚身子暖和了,體力也就漸漸地復甦過來。
「您打哪來?要去什麼地方。」乞丐問。虛雲老和尚答:「我來自南海普陀山,要去朝禮五台。請問貴姓?」「我姓文名吉。」虛雲老和尚又問:「從這裏到五台山會經過那些地方,路途還有多遠?」乞丐文吉回答:「大約還有二千公里左右。大師父,您拜山的目的為何?」虛雲老和尚正色答道:「為報答母親生育之恩。」文吉見虛雲老和尚身體虛弱,不斷勸他放棄朝拜。
不斷勸他放棄朝拜
文殊菩薩要看看虛雲老和尚的意志有多堅定?
虛雲老和尚依著文吉留下的足跡走出雪地,來到了孟縣。初三由洪福寺起香,到了府城已晚,暫時借宿於山頂上的破廟。當晚,虛雲老和尚腹痛如絞,次日晚上發起高燒,腹部絞痛轉成痢疾。然而,虛雲老和尚朝山的願心不為病苦所困,每日仍強行朝拜。十三日到了黃沙,由於腹瀉嚴重,已無力再行,縱然身處荒郊野地,無人援助,回首二年來朝拜歷經的種種,虛雲老和尚心中毫無懊悔,一心安詳地誦念佛號。
元旦深夜,虛雲老和尚見到西邊牆角有人燃火,仔細一看,竟然是文吉!喜出望外的虛雲老和尚大聲喊出他的名字。文吉拿起火把,尋著聲音走來一探究竟:「大師父,您怎麼還在這裏?」虛雲老和尚向文吉娓娓訴說沿途的種種遭遇,文吉坐在身旁仔細的聆聽,並且安慰呵護著他。次日,文吉為虛雲老和尚換上乾淨的衣服,並調配一杯藥讓他喝下。兩天後,虛雲老和尚的身體已全完康復,對於文吉兩次的搭救由衷感恩。
兩次病危都動不了虛雲老和尚意志
終於讓文殊菩薩也動容
二月底,二人同行至太谷縣離相寺後,文吉先行離開,啟程回五台山。五月底虛雲老和尚到達五台山,在顯通寺掛單後,就到附近的寺宇朝拜,並四處尋找文吉,但都沒有人認識他。後來,一名老僧明白因緣始末之後,對虛雲老和尚合掌敬答:「乞丐文吉乃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啊!」虛雲老和尚這才明白,原來是菩薩在一路上護念他的道業!
當然文殊菩薩得滿虛雲老和尚之願
帶著與娑婆世界的眾生最有緣的觀世音菩薩
一前一後承願再來
文殊菩薩都承願再來
普賢菩薩能不來嗎?
所以普賢菩薩得跟隨著文殊菩薩一起來
就這樣接著
彌勒菩薩
地藏王菩薩
東方琉璃光佛
西方阿彌陀佛
都得先到
搶在前面幫文殊菩薩鋪路
虛雲老和尚這一趟
幫娑婆世界的眾生得到好多位大菩薩
實在是太圓滿了
當承願再來文殊菩薩
找到承願再來普賢菩薩後
丟給普賢菩薩一句話說:
你走你的路
我走我的路
還請你幫忙照顧我的孩子
文殊菩薩口中的孩子
當然是最後才到的觀世音菩薩
"101夜的故事"
先在此告一段落!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2005/11/19之帖
虛雲老和尚五十六歲開悟後
梅庵曰:
虛雲老和尚五十六歲開悟後
即入首楞嚴大定~
非滅盡定
滅盡定屬四禪八定
修四禪八定是不可能開悟的~
請諦聽~
下文之重點:
若無妄想,亦無話頭。空心靜坐,冷水泡石頭,坐到無量劫亦無益處。
答:非看話頭不可。
這至為重要的兩句
這至為重要的兩句節錄自釋惠敏
虛雲和尚長時住定經驗之探索
《虛雲和尚年譜》,虛雲和尚一生中有三次長時(半月、九日、九日)
「住定」時間記錄,如此長時間住定的能力,
從佛教的觀點應如何理解?
與禪定學相關的議題為何?
佛典中是否有類似的實例?
(1)半月(十八天)。1901年底(六十二歲)至1902年初(六十三歲),
獨居終南山茅蓬煮芋,跏趺待熟,不覺定去半月(十八天)。
六十二歲煮芋,跏趺待熟,不覺定去半月
虛雲和尚於1901年底(六十二歲)至1902年初(六十三歲)之過年期間,
獨居終南山茅蓬煮芋,跏趺待熟,不覺定去半月的事蹟,
《年譜》中相關記載如下:
節錄自釋惠敏虛雲和尚長時住定經驗之探索《虛雲和尚年譜》,虛雲和尚一生中有三次長時(半月、九日、九日)「住定」時間記錄,如此長時間住定的能力,從佛教的觀點應如何理解?與禪定學相關的議題為何?佛典中是否有類似的實例?
節錄自釋惠敏虛雲和尚長時住定經驗之探索《虛雲和尚年譜》,虛雲和尚一生中有三次長時(半月、九日、九日)「住定」時間記錄,如此長時間住定的能力,從佛教的觀點應如何理解?與禪定學相關的議題為何?佛典中是否有類似的實例?
光緒28年(1901年)壬寅……歲行盡矣,萬山積雪,嚴寒徹骨。
予獨居茅蓬中,身心清淨。一日煮芋釜中,跏趺待熟,不覺定去。
光緒29年(1902年)去歲暮,入定不知時日。
山中鄰棚復成師等,訝予久不至。來茅蓬賀年。
見棚外虎跡遍滿,無人足跡。入視,見予在定中。乃以磬開靜,
問曰:「已食否?」
曰:「未!芋在釜度已熟矣。」
發視之,已霉高寸許,堅冰如石。
復成訝曰:「你一定已半月矣。」
相與烹雪煮芋,飽餐而去。復師去後,不數日,
遠近僧俗,咸來視予。厭於酬答,乃宵遁。
一肩行李,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。
《年譜》記載虛雲和尚在禪定中,
由鄰近茅棚的復成法師以打擊「引磬」聲音開靜,
使虛雲和尚出定;並且估計「住定」時間約是半月。
但是,虛雲和尚圓寂後,福建鼓山寺門人之一的純果法師所寫的
《雲老和尚見聞事略》追思文中,提到是有十八天之長。
此外,根據虛雲和尚徒孫靈源法師(曾任南華寺住持)
所記之「師公老和尚的開示」
(收載於岑學呂編輯《虛雲和尚法彙──開示》),
對虛雲和尚在終南山入定事蹟也同樣記載是十八天住定時間,
並且對於此禪定的議題有如下的敘述:
問:聞說師公在終南山入定十八天,是有心入呢?無心入呢?
答:有心入定,必不能定。無心入定,如泥木偶像。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。
問:我要學師公入定,請師公傳授。
答:非看話頭不可。
問:如何叫話頭呢?
答:「話」即是妄想,自己與自己說話。
在妄想未起處,觀照著,看如何是本來面目,名看話頭。
妄想已起之時,仍舊提起正念,則邪念自滅。
若隨著妄想轉,打坐無益。若提起正念,正念不懇切,話頭無力,妄念必起。
故用功夫須勇猛精進,如喪考妣。
古德云:學道猶如守禁城,緊把城頭守一場;
不受一翻寒徹骨,怎得梅花撲鼻香。(這幾句話每次打七師公都要話的)。
若無妄想,亦無話頭。空心靜坐,冷水泡石頭,坐到無量劫亦無益處。
參禪不參則已,既決心參,就要勇猛精進。
如一人與萬人敵,直前毋退,放鬆不得,念佛亦是如此,持咒亦是如此。
生死心切,一天緊似一天,功夫便有進步。
(2)九日。1907年(六十八歲)於泰國龍泉寺講《地藏經》後,續講《普門品》,
一日趺坐,定去,忘記講經。一定九日,哄動泰國京城。
自國王大臣,以至男女善信,咸來羅拜。
六十八歲講《普門品》,定去九日,哄動暹京
根據《年譜》,此次定後二十餘日之間,虛雲和尚的身體產生如下的變化:
足生痳痺,始只行動有礙,後則全身如枯木。不能執箸,食要人餵。
護法聘中西醫診治,針灸服藥,俱無效。甚至口不能言,目不能見。
群醫束手。惟身心泠然,並無痛苦,一切事皆放下,獨有一事放不下。
因有匯票縫在衣領,無人知者。口不能言,手不能寫。
萬一化身時,一火燒去,則藏經不能到,雞山殿閣不能修建。
這筆因果,如何能負?思深淚下,默祈迦葉尊者加被。
時有昔日終南同住之妙圓師,見予下淚,口微動,即近湊耳傾聽。
囑其取茶,禱迦葉,服下,心內清涼,即入夢。
見一老僧如迦葉狀,坐予身邊,以右手摩我頭曰:
「比丘!衣缽誡勿離身,汝不須憂。以衣缽作枕,就好了。」
聽畢,即取衣缽作枕。回頭已不見尊者,通身汗下,當下悅樂不能說。
予稍能言,令妙師到華陀前求方藥,只木櫛夜明砂二味,服後目能視,口能言。
再求一方,只赤小豆一味,以豆煮粥充飲食,不准吃雜物。
吃二天,頭略能動,再求仍是赤小豆。
從此以豆為食,大小便通,穢如黑漆。
漸漸知痛癢,能起能行,先後二十餘日矣。
(3)九日。1951年(一百十二歲)春戒期中,「雲門事變」
(廣東曲江雲門禪寺被誣窩藏軍械及金銀為由,二十六名僧人擄去,酷刑逼供,
有被打致死與折斷手臂者,師自身亦屢遭毒打)。
3月3日,師病重時,即趺坐入定。閉目不視、不言、不食、不飲水。
惟侍者法雲、寬純,日夜侍之,端坐歷九日。
一百十二歲雲門事變,趺坐入定九日
先是三月初1日,將師別移禁一室,門封窗閉,絕其飲食,大小便利,不許外出,
日夜一燈黯然,有如地獄。
至初3日,有大漢十人入室,逼師交出黃金白銀,及槍械。
師言無有,竟施毒打。先用木棒,繼用鐵棍,打至頭面血流,肋骨折斷。
隨打隨問,師即趺坐入定。金木交下,撲撲有聲。
師閉目不視,閉口不語,作入定狀。
是日連打四次,擲之撲地,視其危殆,以為死矣。
呼嘯而出,監守亦去。侍者俟夜後,扶師坐於榻上。
初5日,彼等聞師未死,又復入室,視老人端坐入定如故,益怒,
以大木棍毆之,拖下地,十餘眾以革履蹴踏之,五竅流血,倒臥地上,以為必死無疑矣。
又呼嘯而去,入夜,侍者復抱師坐榻上,端坐如故。
初10日晨,師漸漸作吉祥臥下(如佛涅槃像),經一晝夜,全無動靜。
侍者以燈草試鼻孔,亦不動搖,意圓寂矣。惟體尚溫,顏色怡然,侍者二人守之。
至11日晨(即4月16日),師微呻吟,旋扶之起坐。
侍者告以入定及臥睡時間,師徐語侍者法雲等,神遊兜率聽法事。(見頁181、182)
夫甚深禪定境界,苦樂俱捐。
昔憨山、紫柏受嚴刑時,亦同此境,此非未證悟者所能代說也。
經此數日,行兇各人目睹師行奇特,疑畏漸生,互相耳語。
有似頭目者問僧曰:「為甚麼老傢伙打不死的。」
答曰:「老和尚為眾生受苦,為你們消災。打不死的,久後自知。」
其人悚然,從此不敢復向師施楚毒。
惟事情擴大至此,所圖未獲,更恐洩漏風聲,故仍圍困,及偵查搜檢。
對各僧人,不准說話,不准外出。即飲食亦受監視限制,如是者又月餘。
時師所受楚毒,傷痕併發,病勢日增。
目不能視,耳益重聽。弟子慮有意外,促師口述生平事略。
隨錄為自述年譜草稿,正此時也。
虛雲和尚禪定九日出定後,告訴侍者如下
「夢至兜率內院,見彌勒菩薩說法」的經驗:
余頃夢至兜率內院,莊嚴瑰麗,非世間有。
見彌勒菩薩,在座上說法,聽者至眾。
其中有十餘人,係宿識者。
即江西海會寺志善和尚、天臺山融鏡法師、
歧山恆誌公、百歲宮寶悟和尚、
寶華山聖心和尚、讀體律師、金山觀心和尚,及紫柏尊者等。
余合掌致敬,彼等指余坐東邊頭序第三空位。
阿難尊者當維那,與余座靠近。
聽彌勒菩薩講「唯心識定」未竟,
彌勒指謂余曰:「你回去。」
余曰:「弟子業障深重,不願回去了。」
彌勒曰:「你業緣未了,必須回去,以後再來。」
並示偈曰:
識智何分 波水一箇 莫昧瓶盆 金無厚薄
性量三三 麻繩蝸角 疑成弓影 病惟去惑
凡身夢宅 幻無所著 知幻即離 離幻即覺
大覺圓明 鏡鑑森羅 空花凡聖 善惡安樂
悲願渡生 夢境斯作 劫業當頭 警惕普覺
苦海慈航 毋生退卻 蓮開泥水 端坐佛陀
以下還有多句。記不清了。尚另有開示。今不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