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報告梅庵大師,那麼現在似乎可以回頭再來向您討教《洞山缽袋》了!

到底“不受”與“將來底”誰是應“眼”?誰是應“瞎”??

有請梅庵姑娘給個見地.

---------------------

別有一僧密聽。祇不聞末後一轉。遂請益其僧。僧不肯說。如是三年相從。終不為舉。

一日因疾。其僧云。某三年請舉前話。不蒙慈悲。善取不得惡取去。

遂持刀白云。若不為某舉。即便殺上座也。其僧悚然云。闍黎且待。我為爾舉。 乃云。直饒將來。亦無處著。其僧禮謝。

-------------------

再說洞山禪師於“不入門得之”後更問取一轉語,結果眾僧轉了九十七轉才獲得大師首肯!

那麼第九十七轉句“直饒將來。亦無處著”又有何佛法密意呢!?

爲甚麼會引起雪竇顯與天童兩位會家子,在“將來底”與“不受”兩個節骨眼上各有堅持呢?

到底“不受”與“將來底”誰是應“眼”?誰是應“瞎”??

烏龍院先賣個關子,有請梅庵姑娘給個見地...



雪竇顯云。他既不受是眼。將來必應是瞎。

天童拈云。長蘆則不然。直須將來。若不將來爭知不受。直須不受。若不不受。爭免將來。將來底必應是眼。不受底真箇是瞎。

還會麼。照盡體無依(踏破澄潭月)。通身合大道(衝開碧落天)。 

~~~~~~~~~~~~~~~~~



所有公案都只能提點

若道破對行者無意

何故?

乃因這一道手續必須經過悟的過程

如何悟?

老實修去!!!




至於此公案之提點

旁邊有請搜尋這網站之文章

自己搜去!!!



最後再通一線道給汝吧!!!

既照盡體無依。通身合大道



若有將來必當是受。若是不受必不將來。

將來的也非是眼。不受的也非是瞎。



哈~~~~~~

汝若還不跳不出

擔板去!!!



如何能不擔板?

直須悟去!!!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ercybuddha 的頭像
    mercybuddha

    mercybuddha的部落格

    mercybudd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