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稍後再釋~

且約一心。古釋有四:

一紇利陀耶。此云肉團心。身中五藏心也。如黃廷經所明。

二緣慮心。此是八識。俱能緣慮自分境故。色是眼識境。根身種子器世界。是阿賴耶識之境。各緣一分故云自分。

三質多耶。此云集起心。唯第八識積集種子生起現行。

四乾栗陀耶。此云堅實心。亦云貞實心。此是真心也。

(前三是相。後一是性)



然第八識無別自體。但是真心。

以不覺故。與諸妄想有和合不和合義。



和合義者:

能含染淨。目為藏識。

不和合者:

體常不變。目為真如。都是如來藏。



故楞伽經云:

寂滅者名為一心。一心者即如來藏。如來藏亦是在纏法身。



經云:隱為如來藏。顯為法身。



故知四種心本同一體。但從迷悟分多。

經偈云:

佛說如來藏。以為阿賴耶。

惡慧不能知。藏即賴耶識。



佛說如來藏者:即法身在纏之名。

以為阿賴耶:即是藏識。



惡慧不能知。藏即賴耶識。

有執真如與賴耶體別者。是惡慧也。



然雖四心同體。真妄義別本末亦殊。



前三是相。後一是性。性相無礙都是一心。

即第四真心以為宗旨。



又古德廣釋一心者:

望一如來藏心含於二義。



一約體絕相義:

即真如門。

謂非染非淨非生非滅。不動不轉。平等一味。性無差別。眾生即涅槃不待滅也。凡夫彌勒同一際也。



二隨緣起滅義:

即生滅門。

謂隨熏轉動。成於染淨。染淨雖成。性恒不動。只由不動。能成染淨。是故不動。亦在動門。



楞伽經云:

如來藏名阿賴耶識。而與無明七識共俱。如大海波常不斷絕。

又云:

如來藏者。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。名為識藏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ercybuddha 的頭像
    mercybuddha

    mercybuddha的部落格

    mercybudd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