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摘自蓮花無諍三昧之帖:

我只是老實的從聞思修,開發般若慧,不管是頓悟還是漸悟,都要在身口意起動當中覺察觀照,契入法性,讓貪瞋煩惱逐漸平息。好高鶩遠是很危險的!



一個人學佛修行,如果能夠常常自我檢視,是否所想所說的論理和行為表現一致?是否心地光明、清澈、慈悲、柔軟、寧靜、喜悅?是否愛語、正語?行為是否合乎戒律?如果真能如此,法門不同又何妨?



否則,即使自以為「明心見性」、「開悟」,自認為有一個絕對不變的「真理」,打著「正法」的旗幟,想要定於一尊,因而自是非他,諍論不休,不明白多元觀點其實可以並存而互相包容,缺乏柔軟心、平等心,煩惱依舊,這樣的「開悟」,是有破綻、有問題的!般若智慧,只是知見清淨、心無戲論、照見萬法的真相而已!




諸位可知當今台灣四大山頭誰養出來的嗎?

就是鴕鳥一族養大的啦~~





當初北宗漸門神會普寂京城得勢

神會大開無遮大會

始奠定吾南宗頓門



請問神會有諍乎?





蓮花呀~~

汝師之未悟言悟

汝還護其自誤誤人乎?

愚之甚也~~~
 



>>>心地光明、清澈、慈悲、柔軟、寧靜、喜悅?是否愛語、正語?

哈~~~

此話人人會說

但此話請進小學學堂去說

對行者說適合嗎?

一個自稱禪宗行者若還要慈悲、柔軟、寧靜、喜悅、慈悲、愛語的話

不如念佛去~~



光憑汝主題如此開妄想可以停嗎?妄念可以停嗎

就知汝之程度也~~

哈~~~

汝蓮花者乃淨法也~~~

虛偽如汝

汝師給的冬瓜印還在乎?

哈~~~~

此地將變成另一個台壇也~~



將汝師躲起來不敢面對其誤人之法

稱為無諍三昧乎?



然言無諍即是開悟的話

那天下恐怕

有一半人處在開悟狀態啦~~




>>>>禪宗祖師,是真正的大慈悲,正所謂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呢。怎麼可以說禪宗行者,不要慈悲呢﹖一切善良的德性,出自大圓覺本心流露無量的清淨功德莊嚴 



禪宗祖師,是真正的大慈悲,就在棒~~在喝~~

絕不會現出虛偽的慈悲

去斷人慧命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ercybuddha 的頭像
    mercybuddha

    mercybuddha的部落格

    mercybudd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